把本站设为首页 |  加入收藏  首  页 新闻中心 企业黄页 欣悦商亭
全部信息 | 文学作品 | 写作创作 | 著名作家 | 外国文学 | 艺术精品 | 演艺技艺 | 艺术明星 | 艺术院校 | 科技博览 | 发明专利 | 名著推介 | 人生常识 |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北京 >> 文学作品 / 散文
远去的路边店(散文)【闫会作】 我要留言/查看评论
   人气指数: 发布日期:2012-10-31 来源之IP:121.24.126.231 [ 查询 ]
广告位招租! 广告位招租! 广告位招租!
信息内容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远去的路边店(散文)【闫会作】

  我曾经是路边店的常客。当年,因为职业的关系,我每月都要去上级机关办一次业务。在新疆逾千公里的路程,穿越茫茫戈壁,翻越积雪覆盖的达坂,每次踏上漫延到天际的搓板路,都会有一种绝望恐惧的感觉。这个时候,能给人以希望和安慰的就是沿途的路边店。
  无边的长路就像蜿蜒于戈壁沙漠中的河流,冲破干涸与荒凉,执着而顽强地流向远方。路边店就像这河流上一个个清亮的河湾边的小码头,给备受长途颠簸而身心疲惫无奈的人以精神慰藉,让他们得以休息、补充,唤起对前路的希望,重新振作踏上旅途。
  路边店大多延续于过去的驿站,三五十公里一处。三五间或十来间房子,几棵瘦白杨,若干老榆树,沧桑的躯干,顽强地生长出一片耀眼的绿色,老远就使长途困倦的人们眼睛一亮而精神起来。房子或是半地下的“地窝子”,或是土坯房,好一点的就是砖木结构的平房,构成了荒凉之中的生命驿站,也是常年在外奔波者的精神寄托。路边店大都远离绿洲人烟,无水无电。自备发电机的轰鸣,昏黄的灯光,始终是在无际荒漠中跋涉的人们,特别是跑长途的司机师傅们的生存依靠。无论怎样艰苦与无助,都知道前面不远就有一处路边店,心里便少了恐慌,多一份踏实。路边店以饭馆为主,兼有商店、旅店、修理、补胎打气、加油加水等等,一应俱全。条件自然谈不上好,却在茫茫戈壁沙漠之中有一种人声鼎沸的生命安全感;人们对饭菜不在乎品种质量,全在热气腾腾的香气飘逸,对饥渴之中胃腹的满足;对旅店更不讲究,能遮风避雨、有床有铺就行。早年的饭馆旅店也很少要什么手续,会做几道菜和简单的主食就能开一间店面。到了后来,在店里昏暗的角落能看到被油烟熏得模糊不清的执照、卫生检疫等牌照,至于主人是不是牌照上的人,从没有人去追究。虽然简陋但饭菜的内容还算丰富,既有新疆特色的抓饭、拉条子、手抓肉、烤包子、烤羊肉串、汤饭等,也有各地的小吃,饺子包子、臊子面、牛肉面、刀削面、旦旦面、米饭炒菜等等。车子一停,旅客们散落于各店之前,店主热情倒茶招呼客人,大家按需而点,主人便热火朝天地忙起来。有车来,则人声鼎沸、炊烟袅袅、饭菜香飘,车子一走,则店前冷落,店主们或靠墙而寐,或三五一堆打牌、吹牛。对长途困乏的人来说,有一餐热饭菜就很满足了。何况路边店竞争就在眼前,所以每个店饭菜的分量都很足。饺子是饺子,馄饨也下饺子,只是加些汤而已。
  路边店不仅是一个休息、吃饭、补充的驿站,还是相互交流、融洽关系、加深感情的和谐小社会。每每能听到各地方言高呼急喊,老顾主、新朋友、招揽客人此起彼伏,相互交织、热闹非凡。一些固定跑一条线路的司机与店主们都很熟悉,老远就有人跑来打招呼。他们有的给小店捎来了粮油米面、蔬菜调料,有的从城里买来了衣物用具。店主们边搬东西,边对师傅说,下次再捎点煤、水什么的。司机很大方地指着车箱,拉的就是煤,你随便卸点烧去吧。素不相识的人,长路老车,一路风尘,慢慢地走,慢慢地颠,慢慢地相识相熟。由无聊中的攀谈到相互自我介绍、通报信息,三五天走来,原来陌生的也就认识了,几次路边店边吃边谈就愈发投缘了,不少的还成了长久的朋友。车行一路,到了终点站,互留电话、通信地址,虽各奔东西,却都带走了一份友情、牵挂和思念。多年以后,路边店的那些粗茶淡饭,仍让人津津乐道,回味无穷。我对新疆的特色小吃拉条子、炒面、烤肉、汤饭、馕等等,就是从那时开始好感至今,难以割舍。而那种温馨自然的人与人的关系,至今犹让我怀念。
  如今高速公路四通八达,全封闭直到终点,车辆一个比一个先进、高档,拉得多速度快,不分昼夜地跑。原来两三天的路程,现在一个晚上就到了。路边店自然就没落了,孤独冷清地散落在戈壁沙漠中,一任风沙吹老面容。我与在路边店相识的朋友,曾多次以十分眷恋的心情,去寻找记忆中的路边店。沿着宽阔平坦的高速路,一路找寻,看着原来的老路如干瘪的草绳,撒落在新路旁边,时左时右,时隐时现。许多原来的路边店都已被服务区取代了。现代气息的服务区建得整洁气派,设施配套齐全,工作人员穿着漂亮统一的制服,却少了自然纯朴,有种拒人千里不好接近的感觉。人们冷漠而匆忙,匆匆而来,匆匆而去,全没有当年的自然、热情和友好。好不容易看见一处路边店,要走近却十分不易。
  跑了不少路找到出口,绕到跟前,当初温暖的记忆却怎么也找不到。很多路边店已经没了人迹,难得看到一处有人烟的,却已面目全非。瘦杨老榆枝干多已经枯死,生硬地嶙峋于空中,在风中铮铮作响,仅有少数仍生出毫无水色的绿,显出生命的顽强,似乎固执地等候着人类的光临。土房子多已坍塌,残垣断壁的斑驳中隐约能看到“反帝反修”、“备战备荒”、“补胎打气”、“商店”、“饭馆”等一些残缺不全的字迹,冷落得与荒凉无异。仅几间砖房子还算囫囵,在一间砖房前用芦席搭的凉棚下,一位老人坐着一个用自行车轮做成的摇椅,旁边一个似柜台又似茶几的台子,上面摆着茶水、瓜果、饮料。看到我过来,高兴地忙起身招呼。我问生意怎么样?老人淡淡一笑,有什么生意呀!现如今高速路修得又平又宽又直,两边封得死死的,上去就出不来。我看到老路上零星过往的车子说,这边车也不少啊。唉,现在的车又好又快,过去三五天的路如今一天一夜就跑了。高速路通车后,把老路也整修好了,跑这边的都是为了省过路费。现在的人呀,都急都贪,过去的车拉个三五吨就算多的,如今的车五六十吨、上百吨还嫌不够,还要超载,装得跟山一样,恨不得一车把世上的东西都拉完。
  你看,老人指着高速路上穿梭的车辆说,个个急得,跑得车轮子和路面直冒烟。这也就是个机器,要是牲口早跑死了。那总得吃口饭吧!人是铁饭是钢啊。现在的人钱才是钢呢!车上都带着方便面、瓶装水和饮料,时间就是金钱么,谁还顾得上吃饭。我看看周围的房子说,店都搬走了?老人说,没有生意了,都进城了,没有进城的也靠到城跟前去了。那您怎么不搬?老人看了看我,说起了他年轻时来到边疆,先在路边店帮工,后来自己也开起了店,靠开店就在这块儿扎了根,成家生子,一辈子了,这路边店才是自己的家。虽说儿女也劝他进城,但他就是不习惯城里的生活。人多得蚂蚁一样拥挤,没一个说上话的朋友,吵吵闹闹的让人孤独得心慌烦躁,整天觉得自己就是个多余的。哪里比得上这里清清静静。说到当年的热闹,老人甚至站起来,又比划又指给我看,洋溢着说不出的激动和得意。我能感觉到老人内心深处与我相通的那份温馨的记忆。因为那是属于他的时代。可眼前这景况,让我寻找记忆的奔忙有些失落。你也该搬走了,我环顾四周道。老人边倒茶边说,我守在这里也不图挣钱,就是帮过路的客人解个难、应个急。酷暑寒冬、三更半夜,车子呀人呀有个毛病,看到我这灯光,心里就不慌,有个依靠不是么。听老人的话,我脑子里一下冒出“日暮苍山远,天寒白屋贫。柴门闻犬吠,风雪夜归人”这首诗。不知道古人是何种情景下写的诗,但眼前这情景就是这古诗的再现。看着高速路上穿梭如飞的车辆,愈显得这路边店的寂寥与冷清。
  老人大概看出了我的失落。一边劝我喝茶一边说,这就是时代么。当年我刚来时,路还坑坑洼洼,车也都是拉货的,摇摇晃晃过来,下来的人一个个灰头土脸。后来有了客车,都是老解放,一天不过十来辆。再后来车越来越多,还有了夜班车,没白没黑的不断线。这里的店也很红火,多的时候有几十家,热闹得跟县城一样。高速路一修通,车多得流水一样,可这店一下子就冷清了,败落了。如今这世事变得快,心思都跟不上了,才几年工夫,路好了车好了,又省时间又方便,出门人受的罪也就少了,生活越过越好了,没这路哪行?
  看着高速路上飞奔的车流,真有恍若隔世的感觉。过去讲“江山代有才人出,各领风骚数百年”,如今能领风骚三五年就算长的了。可时代与时代的转折点在哪里?生活其中的人是不知觉的。此时,我和老人大概就坐在时代的边缘或是转折点上吧。在我起身告别时,老人欢迎我再来。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再来,但看着空旷的荒漠中远去的路边店、招手的老人和他身边摇尾急吠的黑狗,真的如同告别了一个时代。人人都知道新时代好,但面对新时代,却百态众相。有些人领着时代跑,有的人是跟着时代跑,有的人被时代牵着推着走,还有的则沉浸留恋于过去的时代难以自拔。平凡人创造了自己的时代,时代也给他们留下了特殊的印记。时代只管前进,但印记却怎么也抹不掉了,告别总是伴着不舍的伤感和阵痛,因为记忆不仅时常让我们转身甚至回头,也清晰地伴我们奔向新时代。
信息图片:
信息视频:
请点击此处欣赏视频:航 天 之 歌
若要停播视频,请右击鼠标,点去“播放”前的“v”即可
对本条信息点评:[非常喜欢] () [颇有教益] () [值得传告] () [感言或指错(见下面“留言评论”)] ()
留言评论:

. 友 情 链 接 ●   流 行 网 站 .

关于我们 | 服务协议 | 免责声明 | 意见建议 | 留言反馈|
Copyright © 2005-2008 www.dangdai.org   ★京ICP备08007071号   ★本网站邮箱:dangdaiw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