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内容: |

油渣儿(散文)【周天红】
油渣儿就是油渣儿,它不是肉渣儿,是猪身上的油熬完后余下的渣渣儿。 冬至过后,杀年猪是乡村的头等大事,是迎接新年必备的年货。乡村人家杀年猪有两件大事要办。一是请吃泡猪汤,二是熬油请吃油渣儿。 请吃泡猪汤是件大喜事,又是一件难办的事。请客吃饭,礼节不到,大家就不来。吃泡猪汤的客人少,说明这家人的邻里关系不行,人气差。礼节周到,人来多了,年猪儿又小了,一顿泡猪汤吃下来,年猪儿就吃了大半个,主人家来年的日子也不好过。乡下请吃泡猪汤还真是一件让主人家伤脑筋的事。它是乡村过年的前奏曲,也是盘点一家人辛辛苦苦一年成绩的最大成果体现。 熬油是另一件大事。年猪儿大,油也大,熬出来的油也多,是来年的储备油,新的一年生活就好过。乡下人喜欢吃猪油,不大吃菜油(城里人叫植物油)。菜油吃了饿得快,干活儿使不起力。猪油吃了肚皮半天都不饿,有劲儿。如果请客炒菜时,猪油放少了,转背就有人说,不久就传遍整个村子,说不定主人家连儿媳妇都不好找。所以,熬油在乡下人的年事中是一件雷都打不脱的大事。 熬油热闹哟。哪家杀了年猪儿熬油,那个香哟,整个村子都能闻到。主人家把油熬好,锅里只余下油渣儿。邻里乡亲你一个我一个地就走进了家门,围着灶头,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地吃起来,趁热趁滚,香呀。主人家再拿出一瓶老酒,说上两句客套话——油渣儿随便吃,年猪儿不大,油渣儿包你吃够莫得问题;酒随便喝,是我家老二从广州那边打工带回来的,喝完了,柜子里还有一瓶呢。乡下人喜欢把东西的来路说得远些,显得贵重。酒,其实就是老白干,但说是广州那边带来的,酒就不是酒了,就是礼品了,就是贺年的宝贝了。 最热闹的时候,围着主人家的灶头锅边都摆满了筷子,人头闪动。喝酒的,猛咂一口,带劲儿;吃油渣儿的,晃动着嘴巴子,有味儿;划拳的,放声高语豪爽万分,热闹啊。没有人分你家我家他家,吃高兴了,都是自己家。没有人说是你的我的他的,吃安逸了,都是大家的。偶尔还有人冒一句——小心哟,别把主人家的灶头整垮了哟。大家哈哈一笑,整个村子就跳跃欢喜着好多“年”的味道。 一年又一年,朴素的乡村,热闹的年事儿,总让我留恋不止。年头岁末,一切都是乡下人家展示自己幸福生活的广场,哪怕是一碗年猪汤,一坨油渣儿,一串田埂上回家的脚印。年关来临,不知还有人请我吃油渣儿否? |
|
信息图片: |
|
信息视频: |
请点击此处欣赏视频:航 天 之 歌
若要停播视频,请右击鼠标,点去“播放”前的“v”即可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