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本站设为首页 |  加入收藏  新闻中心 企业黄页 解放军报 光明日报
全部信息 | 文学作品 | 写作创作 | 著名作家 | 外国文学 | 艺术精品 | 演艺技艺 | 艺术明星 | 艺术院校 | 科技博览 | 发明专利 | 名著推介 | 人生常识 |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北京 >> 文学作品 / 散文
遍地蒿香(散文)【何频】 我要留言/查看评论
   人气指数: 发布日期:2014-5-14 来源之IP:120.9.158.250 [ 查询 ]
广告位招租! 广告位招租!
信息内容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遍地蒿香(散文)【何频】

  马年春节,“破五”和立春相逢于同一天。节日到北京旅游的人很多,老同学徐兄做东请吃饭,这天正应着“咬春”和“破五”吃饺子的风俗二合一,前门一带的饭店,家家都热闹非凡——有老北京团聚,几家人围着吃春饼套餐的,也有外地人排队吃烤鸭或涮羊肉的。大伙就着薄面春饼和卷烤鸭的小面饼,人人卷食碧绿的香葱和生菜,同时又蘸起甜面酱,嚼着青萝卜条或“心里美”红瓤生萝卜皮;而热气腾腾的炭火涮锅里,食客不止下油脂白的大白菜叶,也有嫩绿的生菜和茼蒿。徐兄是湖北人,在北京工作久了,入乡随俗,按北方“破五”吃饺子的习惯,又特意点了一份韭菜鸡蛋素饺子。昔日邓云乡讲《春盘故事》,引古人语,“立春日,都人做春饼,生菜,号春盘。”而眼下迎春的餐桌上,铺排着各式各样的绿叶蔬菜,远非旧年的苦寒可比。岁时节日,通过饮食传承光大,分明演变得空前热烈和丰富了。
  说风俗节令,无论中外,总与吃食紧密关联。但华夏先祖,早就开启了通过饮食而讲究保健养生的传统,讲食疗、食补和药食同疗。民间尤其看重春日吃蒿。早春的江南,“蒌蒿满地芦芽短”,芦蒿、藜蒿和茼蒿同时应市,而茼蒿的味道,略似菊苗,与芦蒿味近。唐代的《食疗本草》说茼蒿为同蒿,另外还记录有白蒿、青蒿、邪蒿等五种可食用的野蒿。我的老家人应时要吃的便是白蒿。
  《翰墨记》:“洛阳风俗,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。士庶游玩,又为挑菜节。”“二月二,龙抬头。”惊蛰的雷声,一下掀开春绿的门帘,春雨滋润过的土地,新生的野菜和青草,首先沿着田埂和沟坎绿成一线一片。老家隔着黄河,看得见一脉邙岭两边连着的郑州、洛阳。老家人过二月二,河边的平地人家,一直有吃“菜蟒”的风俗,用野菜作馅儿,蒸好大的花卷馍。“正月茵陈二月蒿”,二月的野菜,白蒿品最高。《食疗本草》里孟诜记白蒿:“春初此蒿前诸草生。捣汁去热黄及心痛。”但它却一味靠着黄土岗和向阳的沟壑边缘生长,早春,在霜雪浸染过的枯草里寻找白蒿细茸茸的嫩苗不容易,类似西北人在沙漠里搂发菜。本地也多荠菜,方言叫“木锨花”的,但与这个时节江南时兴的荠菜、马兰头不一样,老家人总要先吃白蒿。这或许和北方人过冬烤火,“猫冬”久了生内热有关。就是别的野菜,为去火而贪苦味的居多。白蒿现在的吃法,与古人用醋腌着吃不一样,常用面粉拌了蒸食,轻轻上笼一蒸,不用放油盐最好,散散碎碎模样,淡淡的土地味道带了隐约的清香,一碗下肚,浑身隔天就通透了。
  白蒿与蒿草伏地而生,仅比地衣高一个层次,属于草木最下者而最接地气,有益打通人的血脉。吃过白蒿一类春蒿的食物,人就活泛了,增强了抵抗力。若遇到一冬干旱而白蒿稀少,乡邻为找不到白蒿会很着急。传说,孟诜当年做官在武则天一朝。原本他也是进士出身,史料记载,他先后出任凤阁舍人、春官侍郎、侍读,外放做过台州司马、同州刺史,人称孟同州。但他也没少受官场的窝囊气,“不为良相,便为良医”,最终出局回归民间,隐身草泽之间,在老家活到九十三岁高龄。作为“药王”孙思邈亲传的弟子,孟诜结合自己的体验,身后留下《食疗本草》一书,深深影响了后来的医家和美食家。如今,在河南汝州的孟庄村,还遗留了他为改善乡邻生活环境而打的一口水井。
  二月踏青绿未遍,所以邓云乡说“讨青”。二月里来好春光。农家开始忙于松土备耕,灌园浇麦,兼了食蒿挖野菜。三月三,清明把春的波浪推向最高,回乡祭祖和上坟的游子,从四面八方赶回老家与故土,既悼念先人,又兼了春游。大地以淮河为界分南北,北方种麦,南方种稻子和油菜。豫南大别山里人上坟烧纸,采杜鹃花,同时也吃米蒿。主人说,用面粉裹了新蒿吃下去,可以把小鬼和邪气带走。楚俗好巫,当地纪念先人的花圈非白色,而全部是红色鲜艳的各式纸扎。此时,乘火车沿着京九铁路南下,大别山连着鄂东一带,透过车窗,看油菜花里的上坟人,男子担着上坟的花篮,女人和子女持物跟进,大人小孩随风在漫漫花海里飘摇,仿佛是坐轿子。这时,在蕲春李时珍的墓园里,当地人给李时珍上香祭拜,还不忘采一把墓头草,说是百病可医。还有人随地采艾。艾叶,又名艾蒿和艾蓬,同样可以入馔的一种香蒿。李时珍说,原产于靠近黄河的汤阴一带者称北艾,产于宁波一带的为海艾。但风水轮流转,从明成化年后,医家开始重视鄂东之艾,名曰蕲艾。李时珍父亲特地著有《蕲艾传》。而艾与蒿一样可以取汁液染米面食用。《本草纲目》转引《食疗本草》的内容:春月采嫩艾作菜食,或和面作馄饨如弹子,吞三五枚,以饭压之,治一切鬼恶气,长服止冷痢。清明时节,苏州的青团,徽州人吃的清明果,都是同样的方法,在踏青的时候,采取野外的嫩艾与青蒿,取汁染面食用,贪的是一口春天的气息。
  春来蒿先绿,比柳和杞绿得还早。春愈浓,一世界铺地是蒿草的蔓延。随着春天的脚步,北方从“小青缀树,花信始传”,到江南“杂花生树,草长莺飞”,民间总动员,都要踏青食蒿。野蒿入馔普遍,实际的种类,远比《食疗本草》多而驳杂,假设通过各地的田野调查,不难续写一部清香扑鼻的《中华食蒿谱》来。春天过了,就是临近端午节的时候,而闽粤赣交界地区的客家人,说艾蒿是香艾,还要打艾草吃艾草食品。如此遍地蒿香不断头,我想这是中原风俗的隔代遗传。
信息图片:
信息视频:
请点击此处欣赏视频:航 天 之 歌
若要停播视频,请右击鼠标,点去“播放”前的“v”即可
对本条信息点评:[非常喜欢] () [颇有教益] () [值得传告] () [感言或指错(见下面“留言评论”)] ()
留言评论:

. 友 情 链 接 ●   流 行 网 站 .

关于我们 | 服务协议 | 免责声明 | 意见建议 | 留言反馈|
Copyright © 2005-2008 www.dangdai.org   ★京ICP备08007071号   ★本网站邮箱:dangdaiw@163.com